双赢彩票

联系热线:020-227766666

双赢彩票 > 产业化 > 双赢彩票官方网

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十篇双赢彩票官方网站

双赢彩票官方网 2024-02-15

  然而,中国干细胞研究发展至今,除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疾病外,尚未有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干细胞治疗得到受理或审评。开展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医院,均属于试验性,临床研究。按相关规定和临床伦理的要求,试验性临床医疗的受试者,是不应该被收取费用的。

  虽然在201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对干细胞治疗乱象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很多医院按照规定进行自查整顿。但是,利益驱使和监管不严,使得整顿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一直以来,在干细胞治疗监管方面,中国缺乏专门的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和临床前研究的相关技术指南,难以正确引导和规范干细胞制剂的相关研发。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在2013年3月了《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和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一旦出台,有望填补此前在干细胞研究制备监管领域长期存在的空白。

  意见稿中对干细胞研究申报与备案、临床研究、供者和参与临床实验受试人员的权益保障、报告、监管与处罚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要求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必须在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进行,研究基地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药监总局组织进行遴选和确定,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和药监局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还需具备独立开展干细胞制品质量评价能力,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临床试验研究主要负责人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有干细胞或细胞研究的工作经历。

  这样的规定大大提高了干细胞研究的准入门槛,可以说,通过适当设置准入门槛,把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

  意见稿特别强调,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必须符合伦理准则,干细胞临床试验须经相应的伦理委员会审查,对项目做出伦理审查意见;临床研究基地必须成立相应的伦理委员会,由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专家组成,其组成和工作不应受任何参与研究者的影响。

  同时明确,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均属于在人体的试验研究阶段,要求不得故意混淆临床研究与临床应用,不得向临床实验参与受试人员收取费用,不得市场化运作,不得干细胞治疗广告,对严重不良反应24小时内及时报告。

  意见稿还要求对每一份干细胞制剂从其如何从供者获得、如何体外操作,到最后的丢弃、回输或植入到受试者体内等环节进行追踪。

  这些相关规定有利于保证临床实验参与者的安全,也有利于临床实验的规范运作和和对临床试验进行监管。

  此外,意见稿还明确了相关责任处罚。取得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资格的医疗机构,如发生严重违反相关规定、违规开展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向受试者收取费用等情况,将取消其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资格,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今年65岁的赵女士患有青光眼,多年来四处求医,然而治疗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最近,有朋友向她推荐了一种非常前沿的治疗方法——注射干细胞,据说可以治愈青光眼。赵女士满怀希望来到一家民营医疗机构,经过检查,接诊的“教授”信心满满地告诉赵女士,她的情况非常适合干细胞治疗,建议她当天留下来住院,第二天就可以做手术,双眼注射的费用是人民币三万八千元。

  “教授”说得这么确凿,赵女士还是不太放心。因为对于“干细胞治疗青光眼”,她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教授”所说的干细胞疗效确实对她很有诱惑力。可真有那么神奇的疗效?可不可信?……赵女士在咨询了多家医院的眼科专家之后,得到的答案是:干细胞治疗青光眼仅仅还停留在动物试验阶段,根本还没在临床正式应用!

  据了解,我国目前正式获得批准的干细胞临床应用只有骨髓移植,至于干细胞美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干细胞治疗青光眼等的作用和效果,尚未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也无相关批准。针对这个有些疯狂的市场,卫生部门在全国率先喊停。

  卫生部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正在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停止未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活动,并如实上报有关情况。

  “干细胞到底为何物?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世忠教授认为,干细胞大致可概括为:存在于人体或产后组织器官的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异质细胞群。

  所谓自我更新,通俗地解释是指“干细胞”可为临床应用提供足够的种子细胞来源;所谓多向分化潜能,指的则是“干细胞”可在体外一定诱导条件下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终末细胞,比如上皮细胞、肝细胞、胰细胞、平滑肌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神经元等等。

  除了以上两个基本特性之外,大部分“干细胞”还具备抗炎及免疫调节特性,为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再生医学的发展曾一度停留在水平,器官来源、免疫排斥也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而“干细胞”的发现破解了这两个难题,宣告了移植治疗进入细胞水平,同时也将再生医学的研究重新推向了新的巅峰。

  “正是这些令人无法抗拒的优势,使得干细胞治疗在国际上备受热捧。”张世忠如是说。

  据张世忠介绍,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要数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为白血病患者重建免疫系统,从而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并且也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得到众多临床医生的认可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此外,干细胞治疗在众多疾病,如:烧伤、肝硬化、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病、脑出血、脊髓损伤等,也得到了确实的实验室及临床的研究论证。

  “但若因此说干细胞能治上述多种疑难杂症,未免太夸张了!”张世忠表示,他带领研究团队进行过长达十多年的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动物身上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帕金森患者身上的疗效却难以确定。

  “不可否认,干细胞治疗前景美妙,但要实现研究到应用的跨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世忠解释称,一项成熟的干细胞治疗技术要投入临床应用,首先要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并在实验室动物模型上得到验证,进一步得到临床验证,同时得建立完善且稳定的操作流程及评价体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运用到临床治疗。

  虽然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和阶段性成果,但他认为,目前许多研究仍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甚至对于许多疾病可以说仍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

  “但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唯利是图的机构就是抓住病患的这一弱点,瞄准这一巨大的市场,过于夸大干细胞治疗的效果,跳过上述的诸多环节,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直接将该技术应用到患者身上。”张世忠提醒称,这种做法不但违反法律规定,也是对患者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青光眼:人体实验未有影。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目前通过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以阻止进一步的损害是临床唯一的治疗方法。据了解,干细胞治疗青光眼确实是医学界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最近,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取健康的干细胞,再把他们培养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然后,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注射到患有青光眼的实验鼠身上。四个星期后,他们发现,实验鼠的视力提高了40%,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要到2015年才有望开展人体实验。

  糖尿病:尚处研究阶段。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是全国最早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在自己网站上公开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作出了声明的学术团体。声明指出:干细胞治疗研究为更好地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美好的前景,在深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并获得成功后,干细胞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理想手段。但声明同时强调,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尚处于临床应用前的研究阶段。

  也就是说,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目前还仅仅处于研究阶段,暂时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用到病人身上。即使是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中,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规定,临床研究方案必须得到临床试验实施者所在医疗或研究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实施临床试验前,必须向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糖尿病患者告知临床试验的内容以及可能的获益和潜在的危害,并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国家规定,任何科研机构或学术团体都不得向参加临床试验的糖尿病患者收取与临床试验相关的费用。

  这个19岁的少女在3年前被查出患有Ⅱ型糖尿病,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告诉袁静,无法治愈。偶然一次在网上看到北京一家部队医院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广告时,袁静就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网上说干细胞是万能细胞,可以修复失去的胰岛细胞,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实在是太诱惑人了。”

  袁静看到的广告也不完全是忽悠人,人体是一个由200多种不同组织千万亿个细胞组成的细胞王国,最早就是由具备高度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stem cell)分化发育而来。

  胚胎一旦发育,成为成熟的人体后,大部分干细胞都会分化成普通细胞。但在成年人体内,还是有极少量的细胞保持了增殖和形成其他类型细胞的能力,这就是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虽不似胚胎干细胞一样全能,可以分化为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但也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比如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就可以分化为肝脏、胰腺、肌肉及神经细胞。

  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干细胞被诱导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再移植给病人,可以用于修复一些曾经被认为是不可再生的组织器官,那些不治或难治之症,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衰竭、脊髓损伤、帕金森病,就有了治愈的希望。

  要把干细胞的巨大潜能转化为成熟的治疗手段,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国内大批的医院,都乐于把干细胞的潜力当作现实的治疗力。上至三甲医院,下至美容院小诊所都开设了所谓的干细胞治疗中心。截至2012年7月,卫生部干细胞整顿工作办公室的调查结果是——干细胞治疗已经在我国300家左右的医院、机构开展。

  而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忠朝认为,300家医疗机构是个保守的数字,“这是卫生部开展的一个自查,自己报上的有300家,还有没有报上去的呢?实际肯定不止300家!”

  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中输入干细胞治疗几个字,从部级到省级的各色干细胞治疗中心不一而足,名头也很唬人——“中美干细胞治疗中心”、“国家干细胞研究医学转化基地”…… 其中还不乏设立在大型的三甲医院旗下的干细胞中心。

  在这些干细胞中心的宣传口径中,干细胞似乎可以包治百病,从脊髓损伤到自闭症、老年痴呆,从肝硬化到肝癌,无论是牛皮癣、类风湿,还是尿毒症、糖尿病,凡是现代医学界无能为力的疑难杂症,都可以通过干细胞疗法被治愈。

  事实上,除了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疾病以外,卫生部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用干细胞临床治疗任何一种疾病,全球的绝大多数干细胞研究都在动物实验或临床阶段,只有加拿大在2012年5月批准了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干细胞药物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

  多数公众不能分辨,理论的可行性、临床实验、临床治疗三者间的巨大鸿沟。医学领域,一项理论上可行的实验室的技术发展到成熟的临床治疗技术,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经历多年的严格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甚至会经历很多挫折与失败。

  对于那些绝望的患者和家长而言,更是如此。袁静在2011年1月拨通了北京一家部队医院干细胞治疗中心的热线电话,对方告诉她,干细胞治疗对她女儿的糖尿病是肯定有效果的,而且年纪越小,效果越好。

  “我的孩子还这么小,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试一试,作为家长的心情,都是这样的。”袁静说。

  2011年的春节刚过,袁静买了两张机票,来到之前联系过的北京某部队医院,医生告诉袁静,要经过一系列的体检,不符合条件的不做。不过袁静发现,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是符合条件的,没有不符合条件的。

  在医院的短短几天里,每天都有人来看几次袁静和女儿,“关心得很,每个医生嘴巴都非常会说,当我有点犹豫的时候,医生就跟我说,你这么远,来都来了,为了孩子的将来,孩子这么年轻就放弃了?”袁静说,“一个病人,被他一说,简直懵了,完全被他摆布。”

  主治医生建议袁静做一个8000万个干细胞的注射,价格大概在10万元,当袁静表现出经济上的为难时,医生又告诉袁静,6000万个干细胞效果也可以,只要8万元。袁静后来才知道,对于经济更差一点的病人,医生还会推荐价格更低的治疗。

  袁静和当时一起住院的病友们都想知道这些神奇的干细胞来自哪里,医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是医院自己培养的,并指了一间小屋子说这就是培养干细胞的实验室。

  当袁静问起干细胞手术的风险时,医生义正辞严地说,这是一项比较成熟安全的技术,没有什么风险,“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这是一项处于实验阶段的技术。”

  说是干细胞手术,其实只是一次注射。袁静女儿的病历显示,这是一项“CT定位引导下肾区腹膜后间隙穿刺加脐带间充质感细胞植入”治疗。

  袁静不懂这些专业术语,她只记得,女儿当时躺在一张病床上,弓着背,医生在背上打了一针,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

  北京的干细胞之旅总共花费了10万元。但一年过去了,女儿的血糖仍然是正常人的两倍,“她现在还年轻,还没出现并发症,但以后怎么办呢?”袁静刚开始还经常给医生打电话询问。渐渐地,医生不理她了。

  遇到这种情况的,不只有袁静一家。据《自然》报道,吉林长春的通源干细胞移植中心宣称,已治疗超过1万例患有各类疾病的患者;而深圳一家干细胞公司也号称,为9000多名患者提供了干细胞治疗技术。

  但袁静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29岁的浙江金华人洪淳独自揣着家里的拆迁补偿款,踏上了到上海的火车,去上海455医院的干细胞治疗中心治疗脑梗。

  洪淳的堂哥洪建斌记得,这家医院宣传得很好,招牌是国家干细胞技术转化中心,里面很多院士专家,收费也很贵,医生建议洪淳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要花4万元左右。

  让洪建斌气愤的是,没有检查,没有家属的签字,医院就给弟弟注射了三针干细胞制剂。接受完治疗的第二天,洪淳就开始头晕恶心,在上海回金华的火车上,洪淳陷入昏迷,还等不及火车停靠金华站,一辆救护车在杭州站就把洪淳接进了医院,几天过后,洪淳去世,死因不明。

  如今,洪建斌和袁静同在一个名为“识别疾病战胜骗子”的QQ群中,这是网友“斗志”在上海455医院花费了数万元治疗糖尿病无效,为了维权而建立的群。

  这个群里全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或患者家属,其中不少人来自中西部的小城镇,收入不高,为了治疗糖尿病、乙肝、小儿脑瘫等,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投入干细胞治疗中,无一例外的,都打了水漂——他们的病情都没有丝毫好转。

  效果是难以预期的。事实上,除了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疾病是成熟的医疗技术外,几乎所有的干细胞治疗都处在临床试验或临床前的阶段。

  眼下国内开展最火热的,莫过于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考虑到中国有超过9000万的糖尿病患者,这简直是一架吸金利器。

  “生病生久了,什么地方都去看过,还是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干细胞治疗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一线曙光。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会相信这种东西能够拯救自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患者解释。

  大量的医疗机构正是利用病人的期待,向患有顽疾的病人推销昂贵的干细胞治疗,而这些干细胞治疗,还不具备充分的科学依据、缺乏透明度、也没有监控机制。

  鉴于干细胞治疗的猖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在2010年底发表了一项声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尚处在临床应用前的研究阶段,不建议将干细胞移植技术作为常规的临床实践。还提到在进行临床试验时,不得向参加的糖尿病患者收取费用。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教授认为,干细胞技术不管从法律法规还是临床实践上来看,都不是一个常规的治疗手段,但国内很多机构居然按照常规医疗的方法收费,大肆开展治疗,这个对患者是不公平和有危害的。

  关于风险,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的一项声明称,干细胞及其衍生物可能作用于多个靶器官与组织,因此同时具有好、坏两方面的效应,最常见的是异常组织和肿瘤形成的风险。

  与巨大的利益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和应用几乎没有规则。卫生部和药监局在过去的13年内,既没有明确由谁来监管干细胞,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获得了卫生部的许可,将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

  目前,我国神经外科学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仍需神经外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以获取更大的进步[1]。进入21世纪, 转化医学理念诞生,本文着重阐述了转化医学在微创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及经典神经外科3个阶段中的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微创神经外科是转化医学的技术平台,将成为神经科学和神经外科临床之间沟通的桥梁。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逐渐积累,医学的专业分化越来越具体,每个医学专业学科仅接触疾病的一部分。从事某一专业的医师很容易受其专业限制,忽视和割裂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医学问题。使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各自独立进行,缺少交流,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在20世纪末提出的转化医学理念,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各自为战的局面,在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桥梁,能够将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迅速转化为临床上新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手段, 转化医学缩短了从实验台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的过程,推动了医学的全面发展[2]。

  2.1微创神经外科是实施转化医学的技术平台 微创神经外科是沟通基础研究与神经外科临床之间的桥梁,是实施转化医学的技术平台。微创神经外科改变了传统颅脑手术的模式,利用脑功能监测系统和脑解剖定位系统,如微骨窗开颅、脑功能MRI导航、神经内镜、个体化脑沟入路( individually designed trans-fissureapproach)等,进行颅脑手术,从脑解剖保护提升为神经功能保护,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使颅脑手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术中应用荧光造影( fluores-cence)技术,确定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切除术及烟雾病手术后的血管通畅状态;应用超声波对脑和病灶进行解剖定位;应用运动诱发电(motor evoked-potentia,l MEP)、皮质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 mapping,ESM)和体感诱发电(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SEP)对脑干手术、大脑皮质和脑神经连续进行电生理监测,对手术操作可能损伤脑皮质功能时,及时进行预警。

  微创神经外科正在向细胞水平发展,将实现治疗学的最大突破-基因治疗,用相对简便的方法治疗众多基因变异和缺陷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操作,实现自动操作、自动识别、自动调整,精确地完成各种操作程序。转化医学的理念将继续推动神经外科的发展。

  2.2.1神经疾患基因治疗 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是破译人类基因的密码,更重要的是在分子水平寻找治疗、预防疾病的方法。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称之为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目前已明确为基因遗传病的神经系统疾病有Lesch-Nyhan综合征、溶酶体储存障碍(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Sandhoff综合征、Mucopolysaccharidosis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等。①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全部基因置换。该治疗方法用以矫正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酶的功能障碍等。应用全基因置换治疗酶的功能障碍时,要求神经干细胞能够充当基因治疗的载体,病毒载体系统能够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中无毒性长期基因表达,使用正常的等位基因进行基因置换,这样可有效地消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由于单个基因隐性突变引发的疾病显性表现。②脑肿瘤基因治疗。选择性表达毒性基因,这种基因能够引起肿瘤细胞的溶解坏死,抑制肿瘤生长,具有特殊的抗肿瘤效应, 杀灭肿瘤的同时不损害正常的脑组织。与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相比,基因治疗配合手术、放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③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特定位置细胞功能的基因治疗。该方法用以恢复特定的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群在神经退化过程中丢失的功能。把病毒性载体介导的治疗基因转移到大脑定位置的神经细胞的亚群,对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进行严密的调节,可用于特定部位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恢复性治疗。移植基因改变的细胞或者胚胎性的移植物,产生特殊的生长因子或神经传输,恢复因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神经功能缺失,如Alzheimer病和Parkinson病的基因治疗。④脑卒中的基因治疗。脑卒中,导入治疗基因能够保护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免于死亡,控制不同脑内炎性调节因子表达的基因。3~5w的基因表达有利于血管的生成和正常修复缺血性疾病,可以达到治疗目的[2]。

  2.2.2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 神经干细胞的用途主要有: 充当基因治疗的载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及损伤的神经细胞的替代疗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替代因疾病或损伤而缺失的神经细胞,对于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神经干细胞具有显著的特点,能够重复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大量子代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目前,医学上已经能够实现在人体外神经干细胞的增加,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增生能力,但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再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的空间还很大。

  2.3.1基础与临床研究体系初步形成 转化医学提倡建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与神经外科临床多学科的合作。以脑血管病为纽带,整合神经内科学、放射学等多学科,组建脑血病诊治中心,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与国外合作开展合作研究,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学术水平。

  2.3.2建成微创神经外科平台 在国内率先建立微创神经外科平台的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系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脑血管病、胶质瘤及脑认知功能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效,转化医学的优势初步显现。

  转化医学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能够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方法,我国的神经外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微创神经外科这个技术平台,广泛应用转化医学理念,打造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现代神经外科学。

  近几年来,我国糖尿病病人人数不断增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干细胞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使得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更加显著。针对这一点,本文对干细胞对糖尿病治疗的进展作综述。

  从细胞学角度看,干细胞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组织,能够发挥出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等多方面的能力。若处于相应的条件下,干细胞会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特性。胰岛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异常,这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因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利用体内或体外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具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细胞,才是彻底治疗糖尿病的根本。

  胚胎干细胞主要是由囊胚的内细胞团和桑椹胚的早期胚胎形成,这种细胞在功能上相对齐全,能够不断演变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而成为替代治疗的最佳种子细胞。医学资料分析得出[1],能够操作人的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国外有关专家直接通过人的胰岛素诱导子转染ESD3细胞直接分化细胞,分化的细胞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的糖尿病小鼠胰岛素和C肽排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指标可进行有效调控[2]。转接利用“5步法”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特殊的细胞团,其与胰岛素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点。通过把这类细胞团植入糖尿病小鼠皮下,观察后得知细胞团互相作用后出现类似胰岛样的结构,同时发现产生了血管。类胰岛结构在胰岛素分泌能力上具有优势,能将小白鼠的症状显现出来。而有的学者采用基因β-geo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再根据情况添加相应的诱导剂,顺利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胚胎干细胞能转变成胰岛素分泌细胞,并有体内外部产生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干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十篇双赢彩票官方网站,该种细胞在干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考虑到胚胎干细胞的推广还存在相应的阻碍,导致胚胎干细胞的运用较少见。

  脐带血的结构组成复杂,其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原始干细胞、调节性T-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每种细胞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原始干细胞能加快胰岛的再生,二调节性T-细胞能有效避免对新生内源性胰岛造成的损坏,脐血干细胞移植更加容易。此外,脐血收集方便,且收集过程中能收到胎盘的滤过保护,细胞的质量相对较高。脐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糖尿病产生了重要作用,医学专家[3]利用分离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并经静脉注入Ⅱ型糖尿病小鼠体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其能显著控制糖尿病症状。

  胰腺干细胞主要生存在胰腺组织内,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更新、转换能力,胰腺干细胞本质上是一种成体干细胞。由于研究领域上的缺乏,人们在胰腺干细胞方面的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些都造成了专家误解其是由胰腺导管细胞分化来的。但经过试验表明,若胰腺干细胞处于相应环境时,胰腺导管细胞失去导管上皮特异性表型,分化为成熟的胰岛素细胞。医学研究人员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培养了3年,在胰腺导管中收集了胰腺干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可缓解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的糖尿病症状。资料显示[4],利用培养人胰腺导管,可顺利诱导胰腺导管细胞分化为含有CK19+导管细胞和胰岛素阳性细胞。

  胰腺干细胞经过相应的处理能够顺利变成胰岛素分泌细胞,这些都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式。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一些资料显示了胰腺导管中分离出胰腺干细胞的可能性,这些都更加突出了干细胞对于糖尿病治疗的价值[5]。而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胰腺干细胞在临床上不断推广还有着很大的难度。因而积极指定更有效的扩增及诱导方案以提升分化率,这成为了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也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类形式,在分化潜能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收集这类细胞时需对病人进行骨髓穿刺,这样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诸多不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栽培、区分等方面操作容易,是目前临床上收集胰腺干细胞的常用方法。临床研究证实[6],把骨髓细胞移植到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体内,骨髓干细胞可实现抗原胰岛素原的合成,有效防止胰岛细胞免疫受到过大的损伤,而小鼠糖尿病病发率也显著降低。国外医学资料显示[7],骨髓干细胞移植的降糖机理主要依靠骨髓细胞在机体内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同时骨髓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会加快受损胰岛细胞的二次修复;骨髓干细胞可转变成血管上皮细胞,原位于胰腺本身的干细胞转变成胰岛素阳性细胞。此外,骨髓间充质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抑制作用,能控制胰岛B细胞的受损程度。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分化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而在免疫原性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方面较低。这说明如果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与脐血干细胞相互整合,可以取得对糖尿病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有的医学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了把脐血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体内,两种细胞按照合适的比例搭配移植,能显著减少小白鼠的血糖指标结论。

  为了让临床研究更加顺利的开展,在细胞组织全面研究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对干细胞的可塑性进行检测判断。有的与胰腺在起源的组织器官上存在相似的干细胞,包括:肝脏、神经、胃肠道等,基本上与胰腺均来源于内胚层。经过分析得出,该类形式的干细胞能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专家们通过肝脏的椭圆细胞在特定环境下诱导形成了具有胰岛样的细胞团,同时收集到胎鼠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细胞。

  尽管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病人实施治疗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若要想将这种技术全面推广到临床上还存在较大的难度,许多问题都需要得到充分处理。学者们得出,干细胞诱导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若对分化率低的干细胞接诱导则会带有别的细胞,且最后获得的胰岛素分泌量难以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找出更好的诱导方法提高分化率,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这些都是未来临床治疗需要研究的重点。另外,对于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积极解决的。

  受到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还处于开始阶段。在推广这一新技术时,必须要做好多方面的处理,这样才能彻底治疗糖尿病。

  [1]谢婷,欧阳建.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5):4931-4935.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通过中医药的综合调理,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但与西医药的HAART相比,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医药不能像HAART那样有效降低病毒载量,而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目前衡量某个药物是否对艾滋病有效的2个重要指标,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和应用。中医药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涉及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应突出免疫功能变化。笔者认为,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者应根据现代医学对免疫系统的研究成果,结合HIV/AIDS患者免疫系统的变化,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高免疫功能疗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现就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的意义概述如下:

  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不仅涉及到T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也涉及天然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艾滋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密切相关,AIDS患者的免疫病理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重建。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是多因素所致,可能由于CD4+T淋巴细胞的破坏增加;CD4+T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淋巴组织扣留外周血的CD4+T淋巴细胞等。CD4+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Th1)细胞被T辅助细胞2(Th2)细胞代替、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受损、白细胞介素-2产生减少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丧失,使HIV/AIDS病人易发生各种感染。HIV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主要表现为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CD69、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的升高,且与HIV血浆病毒载量有良好相关性,并随疾病进展,细胞激活水平也不断升高。

  除了与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失调外,HIV感染可引起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一方面,B细胞被非特异性地激活,表现为血清中IgG、IgA和IgE的大量产生,另一方面这些B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又不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同时这些B细胞对刀豆蛋白刺激的增生反应也降低。

  在体液免疫方面,HIV进入人体3~12周后,机体就产生HIV各种结构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有GP120、GP41、P24、P18、RT等。其中除抗GP120 的中和性抗体有抗病毒作用外,其他均无保护机体的作用。GP120和GP41包膜蛋白的抗体可诱导ADCC,在这个过程中NK细胞和拥有Fc受体的单核/巨噬细胞能识别被抗原抗体包被的细胞。某些具有中和或非中和作用的抗体可以与补体结合裂解HIV病毒。机体感染HIV后,补体可通过经典或旁路途径激活后破坏与其结合的病毒或病毒感染的细胞,或增加抗体介导的毒粒溶解作用;补体也可与NK细胞上的补体受体直接结合而溶解感染及未感染细胞,此蛋白还能加强中和抗体的抗病毒效应。

  天然免疫应答在阻止HIV感染和持续控制感染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入侵的病原体,与配体相互作用后,PRRs募集引起反应的受体分子,通过活化转录因子如NF-kB而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树突状细胞(DCs)表达的各种C型凝集素在HIV粘附和感染过程中起一定作用;HIV感染的DCs常常保持低水平的复制,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比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对病毒感染和复制更敏感,DCs能把感染性病毒传递给CD4+细胞。HIV感染降低了NK细胞的功能,一些NK细胞亚型能被HIV感染。天然补体因子可影响HIV感染,一方面它们可直接裂解细胞核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另一方面,它们也能通过补体受体促进病毒感染。HIV和天然免疫系统有很多种的相互作用,并影响免疫细胞的数目以及天然细胞因子和可溶性成分的产生。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在于其可通过整体调节,辨证论治,达到益气扶正、补肾固本、活血化瘀及清热解毒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目前,在我国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中药有几十种,多数都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中研一号方(艾克冲剂)、克艾可、爱康胶囊、益爱康胶囊、复方三黄散、三归片、唐草片、爱可扶正片、扶正袋泡冲剂、艾滋宁、艾滋可宁、艾乃吉Ⅰ号、艾滋康、扶正排毒Ⅰ、Ⅱ号等。基础研究表明上述药物的调节免疫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在体内外能协同刀豆素A刺激小鼠T细胞增殖,诱生小鼠T辅助细胞产生IL-2;能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T细胞及NK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等等。

  而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中,有关中医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报道以对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CD3绝对数、CD4绝对数及百分比、CD8绝对数及百分比、CD4/CD8等)影响的研究为主,赵映前等[3]用扶正抗艾颗粒治疗HIV/AIDS患者30例研究,王小平等[4]观察的艾乃吉Ⅰ号颗粒治疗10例HIV/AIDS患者研究,王融冰等[5]用健脾益气法治疗艾滋病38例临床研究和邱廷山等[6]进行的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观察等,都主要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来研究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但结果未能全面体现中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中观察到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如乏力、纳呆、脱发、腹胀、肌肉痛等明显改善,但未见患者CD4计数有明显上升。

  在本院承担的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和相关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我院研制的扶正抗毒和康爱保生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感冒次数,防治机会性感染的确切疗效;CD4+T细胞计数在200~300cell/μL水平时患者接受治疗,其CD4+T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生存质量得到较大提高;有的艾滋病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很低(100cell/μL以下),虽然CD4+T细胞计数上升不明显,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未发生机会性感染,CD4+T细胞计数高低与病情及机会性感染并非呈正相关。这些临床治疗结果提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其它环节发挥了作用,调节机体抗病防卫机制,有效地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目前在临床科研方面,有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调节免疫研究主要集中在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方面,不能体现中医药免疫调节是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

  3 临床方面应多角度探索中医药调节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保护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维持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的功能。人体的免疫系统远不只是免疫细胞,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自我净化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才是最根本的免疫系统,调动它们的升降出入机能和自修复能力是中医祛邪治病的最有效手段。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其目的不是以抑制、杀灭病原微生物,而是使病原微生物对人体不形成危害,恢复人体自身免疫平衡。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任何环节都是相关联的,在HIV感染的情况下,其复杂性更加难以想象,正是这种复杂的网络型结构,为中医药抗HIV/AIDS的研究提供了可能。HIV感染引起CD4+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对条件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某些病毒以停止复制的方式持续存在于体内,等待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机体的免疫应答可以控制但不能消除HIV,补体组分的缺陷引起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吞噬细胞缺陷导致广泛的细菌感染。中药在任何一个环节介入,都可以使免疫系统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改变其不平衡的病理状态,使机体进入良性循环的轨迹。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多个靶点,在临床研究方面应探索中医药自身规律和特点,能客观量化评价其调节免疫功能的疗效。一方面,利用经典免疫功能评价方法来对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体液免疫功能(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IgG、IgA、IgM)、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吞噬与杀菌试验)及NK细胞活性测定,从整体来评价中医药调节免疫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免疫学检测技术流式细胞仪和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等从分子水平或细胞水平来研究中医药调节免疫的作用机制。

  在临床上,利用流式细胞仪不仅可以通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来研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也可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19、CD20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CD16和CD56是NK细胞表面主要标志,其中CD16一般表达于未成熟NK细胞表面,CD56于成熟NK细胞表面,二者有交叉。其表达水平与NK细胞的整体活性具有相当的作用,其下降提示机体NK细胞作用受抑制,可以检测NK细胞表面抗原(CD16+56)在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检测活化T、B、NK淋巴细胞的免疫指标(CD3/HLA-DR、CD3/CD25)的变化。还可应用流式细胞仪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在单细胞水平上客观、正确地检测细胞内多个细胞因子,并可区分表达特定细胞因子的细胞亚群,进行多参数相关分析。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但只用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CD3绝对数、CD4绝对数及百分比、CD8绝对数及百分比、CD4/CD8等)来评价不能涵盖中医药的特点,应在中医药临床科研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和评价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寻找多项客观评价指标,对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1]何建凡,冯铁建,李良成,等.HIV感染者的免疫学功能变化及其与病程发展的关系[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1):1~4.

  [2]姜拥军,尚红,张子宁,等.中国HIV/AIDS患者NK细胞及NKT细胞变化的检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25(1):52~55.

  [5]王融冰,王晓静,王玉光.健脾益气法治疗艾滋病38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2(01):9~11.

  [6]邱廷山,李学芝.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1,26(01):9~10.

  尿路感染为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对其诊断的金标准为尿培养检查[1],但是尿培养检查诊断周期比较长,并且比较复杂[2],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对患者病情的临床诊断。随着尿常规检查水平的不断提高,白细胞检查已经从常规沉渣镜检、白细胞酯酶试纸条检测、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法发展到目前最常用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3]。为探讨白细胞检测在尿路感染筛查中的研究进展,该文参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尿路感染也简称为尿感,主要是指病原体侵犯到尿路粘膜或者组织导致的一种尿路炎症。临床上通常根据受到感染的部位,将尿路感染可分成上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是肾盂肾炎,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4]。同时根据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也可以尿路感染可分成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诊断金标准是尿培养检查,但是检查诊断周期比较长,并且复杂,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对患者病情的临床诊断。如果由于没有及时诊断、治疗尿路感染,会导致内源性菌丛借宿主泌尿道的特殊结构和功能性异常,导致患者本身防卫能力遭到削弱而导致发病,尿路感染患者有可能导致很多其他病症[5],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一旦出现尿路感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的缠绵不去,很难根治,不容易治愈,并且严重尿路感染患者还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等一些严重后果。对尿液中的白细胞进行检查是临床医生用来评价泌尿系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每天经尿液排出的白细胞数量为60~100万个[6],而尿路感染患者其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出现异常。

  尿常规沉渣显微镜检查的主要检测对象为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在白细胞检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其原因、目的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注意,在检查中检查对象的尿标本一定要新鲜,不能使用放置时间过长,如果停放几个小时后,其尿液中的白细胞会遭到破坏而影响到临床检查结果。同时所需的尿标本一定要清洁[8]。女性检查对象要首先清洗外阴,不可混进入白带。如果在进行尿沉渣检查中发现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这说明尿液标本中可能已经混进部分白带,需要留取清洁尿标本进行重新检验[9]。对于存在尿路感染者呈脓尿大多常呈间歇性,所以需要进行多次反复性检查确定结果。临床实践我们发现,采取白细胞尿沉渣镜检的检测误差比较大,会受到尿量、时间、离心速度等指标的影响,会存在镜检倍数不清楚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检查准确度[10]。目前,有研究发现使用不离心方法对尿液进行检查,临床检查结果也比较可靠。实验方法是无菌留取检测者清晨的中段尿液20 mL,进行培养后进行混合,取1 mm3内的白细胞数,如果白细胞数量过多可以进行稀释。这种不离心尿液计数时克服因为离心而导致的速度、时间不一导致误差,重复操作性较强,临床操作也比较简单。

  干式化学检查试纸条检测法是利用尿道炎症存在尿液中其中性多核粒细胞的特异性,粒细胞存在酯酶,会分解吲哚酚酯,会释放出因多酚和重氮盐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出现,在通过试纸的颜色深浅来评价尿液样本中的白细胞数。例如Cytur-Test试纸在检查尿液中白细胞情况,该试纸条上的基质是吲哚酚酯,但是经临床实践发现这种检测方法虽然方便,但是由于其是一种氧化反应实验[11],所以会受到尿液中维生素C等还原性成分的影响,并且反应时间也并不是十分理想。后来的Combur-9-TestR-RL干式试纸条,采取偶氮联结反应来进行试纸显色,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并可以避免还原性成分的影响[12],但是干式化学试纸为尿常规检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进行尿分析过筛性实验中具有较大帮助。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多联试带模块和尿液样品中的相应成分发生反应出现特异性显色反应,根据其颜色的深浅判断尿液中相应成分的浓度,再使用光源扫描模块反射光,将颜色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得出定量的结果。其优点是所需标本的用量比较少,有检测快速的特点,结果也比较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但是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仪器存在差异,所以其灵敏度、特异性存在批间差异,检测干扰因素也比较多,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综合性判断、分析。孙士欣等[13]使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法比较性检测门诊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比较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发现干化学的阳性符合率为85.14%,阴性符合率为96.60%,假阳性率是3.4%,假阴性率是14.86%。说明干化学法检测仪方法在白细胞检查上较尿沉淀镜检法更加快速和简便,更加适用尿路感染的过筛,但是也发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法的假阳性、假阴性也比较高,所以还不能完全替代尿沉渣的人工镜检方法。

  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全自动尿液检查仪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型号IQ200),这种仪器的主要特点主要是采取了最新的高速频闪光源及电视摄像光学系统,临床患者的每个尿液检测标本以及由动力学流动进样进入一个流动标本室,通过在位相差显微镜由专用数码像机拍摄出标本的500帧高位视野照片,然后再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患者尿液中所含的有形成份的对比度、大小、形态和质地进行提取和分类,尿液中的各种成份可以在荧光屏上进行显示[14],临床检测人员可以任意的选取可疑成份进行再次人工复核,为一种尿液白细胞检查全新分析技术。该检测方法不需要进行多尿液的离心,并且临床检查每份标本只需要1分钟,检测效率比较高,可以充分实现尿液白细胞检测分析全自动化,更加适合大批量尿液样本的检测,更加适用于对尿路感染病患的临床筛查,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5]。可以使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的首步筛查,临床速度比较快,对于发现异常的患者再进行其他方法进行下一步的病原体鉴定、培养、分类、药敏性实验。

  目前临床已经普遍认可白细胞检测在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上的重要意义,经多年研究已经有多种方法得到临床认可,我们相信随着影像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有更加方便、准确、灵敏度高的白细胞尿路感染检测方法应用在临床中。

  [1] 冯明.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22):1776-1777.

  [3] 廖劲美.白细胞检测及亚硝酸盐对尿路感染筛查中的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87-588.

  [4] 李中强.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综合诊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45-46.

  [5] 管琳,沈维维,雄萍.UF―2100尿沉渣分析仪在女性患者尿沉渣分析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07,4(22):494-494.

  [8] 李承芬,孟凡萍.4种尿液检查方法对174例血尿标本的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3):308-309.

  [9] 马小兵,颜明根.尿干化学与尿液沉渣检查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10):760-762.

  [10] 臧滢.尿常规分析亚硝酸盐和白细胞检测对尿路感染的筛查[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826-2826.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44-744.

  [12] 李懿,郑冬燕.尿路感染的尿液分析仪筛查及与病原菌培养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8:67-68.

  [13] 孙士欣,陈建魁,宋世平,等.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4):1729-1730.

  [14] 林桢,夏少梅.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筛查作用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844-846.

  尿液检查内容通常包括尿常规分析、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液中细胞检查、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尿液检查中尿液细胞检查有体外肾活检之称,因为尿液细胞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及形态能反应出众多病理信息,尤其对于尿流感染、肾出血及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尿液沉渣定量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等尿液细胞检测方法被应用于临床中,各种检测方法均有自身优缺点,如尿沉渣离心镜检法具有准确、客观等优点,而且其可观察尿液中细胞形态,但操作繁琐、检测耗时长,干化学分析仪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但其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及镜检法,尤其是镜检法可分析尿液细胞的形态,进而具有不可替代性[2-4],为比较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利用效能,本文将三种检测方法同时应用于临床中,现将比较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600例来笔者所在医院的体检者为本文研究对象,男439例,女161例,年龄27~69岁,平均(46.3±2.5)岁。

  一次性无菌尿液采集杯,SysmexUF-10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迪瑞H-800型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161例女性体检者收集尿液标本时均避开了月经期,收集600例对象的新鲜中段晨尿,尿液标本收集后2 h内完成各项检测。

  使用一次性无菌尿液采集杯采集体检者新鲜中段晨尿30 ml,用洁净试管将尿液标本分为3份,每份均为10 ml,第一份标本进行尿液沉渣定量分析,第二份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第三份标本进行尿液沉渣离心镜检,镜检标本于2000 r/min下离心3 min,去除离心上清液,将残余的0.5 ml尿沉渣涂片,在高倍视野下观察尿液细胞数量和形态,细胞数量取10个视野平均数作为最终计数量[5-6]。尿液沉渣定量分析法中男性红细胞参考值为0~8 ?l,女性参考值为0~17 ?l,男性白细胞参考值为0~10 ?l,女性参考值为0~28 ?l,干化学分析法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结果分为-、±、+、2+、3+、4+,+即可判断为阳性,尿液离心镜检法红细胞参考值为0~3个/HP,白细胞参考值为0~5个/HP,大于以上数值即可判断为阳性。将尿液沉渣离心镜检法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衡量尿液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的检测结果,计算两组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7-9]。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7%和32.8%,干化学分析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5.5%和34.2%,金标准尿沉渣离心镜检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5%和31.8%。尿沉渣定量分析法与尿沉渣离心镜检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离心镜检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1、表2。

  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样本中红细胞的准确度分别为89.5%和89.7%,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897,P>

  0.05)。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样本中红细胞的特异性分别为90.3%和91.3%,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692,P>

  0.05)。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样本中红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87.9%和86.5%,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591,P>

  0.05),具体见表3。

  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样本中白细胞的准确度分别为85.0%和84.7%,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084,P>

  0.05)。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样本中白细胞的特异性分别为88.3%和87.0%,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955,P>

  0.05)。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样本中白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78.0%和79.6%,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156,P>

  0.05),具体见表4。

  联合检测样本中红细胞的准确度、特异性及灵敏度分别为96.8%、97.2%和96.1%,联合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特异性及灵敏度明显高于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尿液细胞检测方法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尿液细胞检测方法为尿沉渣离心镜检法,尿沉渣镜检法虽然检测速度慢、样本处理繁琐[10],但其有效避免尿液样本中过氧化物酶类、还原性物质等造成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在镜检过程中不仅可定量分析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而且可清晰观察尿液细胞形态,因此尿沉渣离心镜检法被视为尿液细胞检测的金标准,但此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11],首先,该检测方法检测速度慢、样本处理繁琐,而且检测过程完全由人工完成,因此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检测操作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亦有一定要求;其次,尿液样本离心过程中部分细胞会遭到破坏,加上渗透压、pH值变化等均会不同程度破坏尿液细胞,进而导致检测值低于实际值[12]。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器械水平的发展,各种快速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手段包括尿液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等,各种自动检测方法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这些检测方法受影响因素也较多,进而导致检测结果异常、漏诊和误诊等[13]。如采用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红细胞使用的试剂纸中含有联苯胺衍生物,其会产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使指示剂增强显色,进而导致红细胞含量检测值高于实际值。尿液中如果存在具有干扰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也会影响红细胞检测结果准确性。另外,该方法检测白细胞使用的试纸中含有重氮盐、吡咯酚等会发生一系列重氮反应,进而形成紫色络合物使显色增强,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值不相符的假阳性,而检测对象体内的抗生素、蛋白尿等会使检测结果假阴性[14],此外,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免疫性疾病等均会不同程度影响检测结果。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是上世纪80年明的一种新型检测手段,该检测仪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重现性好、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而且检测样本不需要离心,即简化了样本处理流程,亦可减少离心对尿液细胞形态的破坏。该检测仪器能直观、清晰的一次性呈现12大类有形成分,检测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但其数字成像技术会误读与红细胞、白细胞大小相近的有形成分[15]。大量的实验结果和文献显示,真菌孢子、细菌、草酸钙结晶等与红细胞形态相似的有形成分,肾上皮细胞、细胞核酸等与白细胞形态相似的有形成分,极易被检测仪器误读,从而大大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16]。

  为了探寻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和联合应用不同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将三种常用检测方法同时应用于临床中,结果显示,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干化学分析法及尿离心镜检法的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以尿离心镜检法为标准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和干化学分析法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无明显差异,此结果提示临床检测中单独应用一种检测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实际应用中可将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标准化。

  [1]韩淑娥,孟芝君.仪器法和干化学法用于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的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28-130.

  [2]肖风静,郑善奎,何娟,等.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3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的一致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3):3241-3243.

  [3]段美庆,樊淑珍,杜肖彦.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细胞干扰因素的探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4):317-318.

  [4]梁勇彪.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结果比对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2,18(6):867-868.

  [5]张荣花.尿液红细胞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11-12.

  [6]张略.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镜检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8-20.

  [7]崔静,王翠.尿液干化学联合AVE-763B尿沉渣分析、显微镜检对尿液检测的应用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3):70-71.

  [8]李桂英.尿液干化学检验不同检测仪结果的对比与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3,26(5):881-882.

  [9]朱群英.尿液干化学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有形成分红细胞的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7):1005-1006.

  [10]池洪治,张建东.尿液干化学和尿流式细胞仪检测6196例住院患者红白细胞结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0):1570-1571.

  [11]胡飞,昌仲勇.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法检测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391-1392.

  [12]张彩华,王开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554-555.

  [13]王薇.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镜检法检测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比较分析[J].医疗装备,2012,25(3):28-29.

  [14]王卫,贾氢,梁兰青,等.尿液干化学法与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结果的比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3):214-215.

  [15]王玲.尿液干化学法检测与镜检相结合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l生事业管理,2011,31(12):1304-1305.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淋巴细胞生成素;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免疫功能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以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发病中主要涉及到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antibody,AChR-Ab)介导、补体参与、细胞免疫依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耐受失败的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重症肌无力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导致的致残率与病死率都比较高,临床上以眼外肌受累首发,逐渐波及球部和四肢肌肉[2]。在治疗中,目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传统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GC)、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igh dose of immunoglobulin,IVIg)等免疫抑制剂,其副作用大,并且有一定的依赖性。而当前采用胸腺切除术越来越多,但是也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术后复发多、对患者循环呼吸功能干扰较大等缺点[3]。众所周知,调控和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的主要免疫细胞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为此将机体的Tregs进行干预将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将其回输则有治疗作用[3]。淋巴细胞生成素胸腺五肽(thymopentin 5,TP5)是胸腺生成素Ⅱ(thymopoietin,TP)第32~36位氢基酸残基片段,具有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4]。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其在应用上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也将对患者的院内和院外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5]。本研究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淋巴细胞生成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改善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120例,纳入标准:根据典型的肌无力临床表现,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检查确诊;术后住院时间≥7 d;均未使用过任何免疫抑制剂治疗;年龄20~80岁;患者知情同意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胸部CT检查示胸腺增生或胸腺不正常;合并胸腺瘤者。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22~79岁,平均(46.89±5.12)岁;病程3~36个月,平均(16.58±3.36)个月;疾病类型:眼肌型80例,全身型40例;疾病程度: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制订的临床分型标准进行判断,Ⅰ型10例,Ⅱ型60例,Ⅲ型38例,Ⅳ型12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给予淋巴细胞生成素结合手术治疗,在手术中,第一切口选择在右腋中线肋间,先置入胸腔镜探查胸腺位置,后确定第二切口为右腋前线肋间,第三切口选择右锁骨中线肋间。寻找右侧膈神经,给予保护;然后于膈神经前方纵行切开纵隔胸膜,分离后逐渐分离胸腺组织,电凝止血。完整分离胸腺右叶、胸腺左叶,尽量清除前纵隔脂肪。完成止血后予止血纱布填塞及生物蛋白胶喷洒。术后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后关胸。在药物辅助治疗中,术后给予强的松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强的松的剂量为0.1~0.5 mg/(kg・d);胸腺五肽(海南翰宁药业)的剂量为1 mg/d。

  对照组采用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即整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的护理干预,具体的临床路径见表1。在临床路径的实施中,专业组长每天检查实施情况与记录,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实施情况,促进质量改进。

  1.4.1 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价 显效:症状消失,停用所有药物,恢复日常生活;有效:症状部分缓解,需要继续服用药物维持治疗,辅助日常生活;无效:症状无改变甚或恶化,药物用量无变化,日常生活不能独立。

  1.4.2 围术期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的气管拔管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

  1.4.3 免疫指标测定 所有患者在术前与术后7 d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的细胞因子浓度,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4等,其中TNF-α被看作是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L-4被看作是Th2分泌的细胞因子,试剂盒都来自BD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4 生活质量评价 在出院时采用SF-36量表即健康调查简表(MOS 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随访生活质量调查,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两组都顺利完成治疗,且气管拔管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3%,治疗组总体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经过观察,干预后两组的血清TNF-α与IL-4值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重症肌无力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引起神经肌肉传导阻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为症状特点,以眼外肌受累首发,可出现呼吸肌无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6-7]。作为一典型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可能也是机体免疫功能失平衡的结果[8-9]。

  当前随着电视胸腔镜器械和设备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视胸腔镜已成为许多胸内疾病的治疗手段,其具有微创、手术时间快、恢复快等特点[10]。而辅助的药物治疗意义重大,胸腺是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的器官,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如果胸腺结构或功能异常,胸腺不能消除或抑制针对自身抗原T细胞的克隆,可激活自身免疫应答,而TP5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尤其是调节Th1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的,从而改善预后[11]。并且电视胸腔镜手术借着数个小切口连接具有电视影像相结合的内视镜施行手术,使手术在微小的切口下完成,一般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本文两组都顺利完成干预,两组的气管拔管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当前由于康复措施的缺失与医疗资源不足等因素,我国重症肌无力患者面临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严峻威胁,常规住院教育和出院指导的护理方案不能满足患者对健康服务的复杂需求[12-13]。而实行临床路径可以使护士在围术期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护理,而是根据路径表设置的项目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同时患者也了解相关的治疗和护理计划,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也让患者有信心面对治疗,从而改善预后[14]。并且重症肌无力的病程呈慢性、持续性发展,需要持续性与针对性地干预,TP5被证实对多种疾病具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其能显著升高循环中淋巴细胞,能诱导粒细胞的分化成熟。本文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3%,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通过检查分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着活化的AChR特异反应T细胞,不仅在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上呈现高表达,而且与患者的发病程度有明显关系[15]。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力;提高IL-2的产生水平与受体表达水平,能明显缓解肌无力症状[16-17]。干预后两组的血清TNF-α与IL-4值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明显(P

  总之,淋巴细胞生成素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预后,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更加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5] 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84-86.

  [6] 雷香翠,陈丹丹,李先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6):620-622.

  [8] 孙延鹏,卢祖能,孙强,等.肌无力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表达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型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6):439-443.

  [9] 徐蕾,周焕荣.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3):1430-1431.

  [10] 杨洪,屈园园,马红艳,等.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00-301.

  [12] 吴纪萍,陈小玲,岳春迪,等.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8):1434-1436.

  [14] 居海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8):124-125.

  [16] 孙强,欧阳静萍,王云甫,等.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4):333-334.

  [17] 耿晓非,王中魁,陶晓勇,等.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天然调节T细胞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医学,2013,35(11):899-903.

  [18] 刘秀芳,赵新华,郭玉玲,等.简述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7):308-309.

  [19] 张鹏霞,王巧云,王媛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医药杂志,2013, 25(5):98-99,109.

  [20] 林凤英,李佩霞,危娟,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15):70-72.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xxx教授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在心肌保护上,当全国范围内还在普遍使用传统心肌保护液冷晶体液时,xxx教授率先提出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液温血停跳液,并完成“温血停跳液连续灌注术中心肌保护实验与临床研究”,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他对此并没有满足,随后又进一步改进心肌保护液成分,制备去白细胞温血停跳液,完成“脱白细胞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灌注对术中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再次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数以万计的心脏手术患者获益。

  心脏干细胞移植就像医学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研究道路异常曲折。知难而上,勇于攀登的xxx教授于1994年在省内率先主持开展“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课题组得到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项目资助,成功获得了细胞移植的理想种子细胞,10余篇,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我国着名心脏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杨辰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程邦昌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志云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均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XX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法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激光技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并于XX年成功申请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项目“llli(低能激光照射)预处理梗死心肌组织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实验研究”。这一探索将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而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干细胞移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以临床促进科研,用科研指导临床。在干细胞科研领域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xxx教授适时地将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不能行冠脉搭桥和支架置入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20余名。在经冠状动脉移植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发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功能恢复和改善是安全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将激光心肌打孔、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与冠脉搭桥相结合,开展冠心病杂交治疗技术,扩大冠心病治疗适应症,使更多患者受益。目前,该项技术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此外,xxx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利用在干细胞研究中掌握的技术,进行“干细胞建立生物起搏器的研究”。该研究为科技厅基础与前沿项目,旨在将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具有起搏及传导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通过转染起搏基因拥有起搏功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此研究一旦获得突破,将有可能取代人工起搏器,应用于临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意义十分重大。

  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xxx教授在人工瓣膜研究和二尖瓣成形方面享誉省内外。他主持的河南省科技重点项目“组织工程生物瓣的体外构建”,旨在探索出一种具有外科实用价值的细胞移植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